提升自覺的方法 – 續

yoann-boyer-i14h2xyPr18-unsplash

上一篇提到,若要提升自覺、冥想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率的方式。因為這隨時可以執行,也非常容易注意到自己是否做對。

說穿了,提升自覺的法子有很多,但統一的規則就是不斷地訓練「觀察自己、專注當下這件事。平常走路時,你會注意到自己的呼吸嗎?腳步有踩穩嗎?平常吃飯時,會注意到自己吞下去的是什麼嗎?味道怎麼樣?當然,我們不可能隨時隨地這樣做,因為這樣太過耗能,而且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其實,當在做這些生活瑣事時,我們總是會將精力分散到其他事物上。好比在通勤時,我們會看本書;吃中餐時,我們會想著下午的待辦事項。

不過也許你更傾向於滑手機,麻痺自己、遠離一下現實的痛苦。

所以,最好我們應該採取一些、光執行它本身、就有助於改善我們生活或者需求的事情來做。好比說,如果你是個平面設計師,在做案子時必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構成是否妥善?是不是掉入了調細節的迴圈中?如果你正在健身,就應該在每一個動作的執行過程中去感受特定肌肉的發力、身體的協調性,而不是只想著這次要做滿幾下。這些事情,除了可以讓你把既有的工作做得更好之外,也能改善你的身體表現,而且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沒錯,這是件非常耗費心神的事。畢竟專注力和肌肉的概念非常相似。它有爆發力、耐力,過度使用會疲勞;也許你能用意志力再撐一陣子,但它終究也會有力竭的時候。好消息是,它也能透過訓練去逐步提升。就像練肌力、肌耐力一樣,只要方法對了,它會愈來愈強悍。

這也是為什麼,能夠學好、做好一件事情的人,往往換了其他事情也不會太差。因為在這種訓練過程中,他所提升的不單純只是當下在做的事情本身,專注力也是大大被刺激到的一塊。而專注力,任何情況、場合、需求都能夠派上用場。

而這正巧是造就所謂少數人與多數人差異的原因之一。

所以如果你有在健身,或者其他專業的事情是你一直有在做的,我會希望你可以持續下去。只是記得在每一次的過程中,不斷的去檢視自己是否有做對。以健身為例,專注在每一下動作,感覺不對就嘗試找出問題並且修正,別只顧著數做了幾下,要讓每一下算數。而當你習慣這種訓練方式,除了你的運動表現之外、自然你的自覺也會有所提升。

既然這些日常生活的行為也能夠提升自己的自覺,那為什麼我還需要特別推薦冥想呢?一來是方便性,二來是目的性。冥想每天所需要花的時間其實非常短, 10~15 分鐘左右就很足夠。甚至當你愈做愈好時,也會自然地拉長持續時間 ( 沒必要刻意縮短,除非影響到你的其他生活排程 )。而且隨時隨地都可以做,但我仍建議有個固定的週期和場所會比較好,例如上班前或晚上剛洗完澡、自己的專屬椅子之類,讓你的身體能夠更快速的進入狀態。

而冥想更像是自覺的專項訓練。好比深蹲,你能夠一次訓練到的肌群非常多,但你如果有單獨、某一塊肌肉需要訓練的話,那深蹲可能就不是一個好選項。對初學者而言,冥想時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情:專注呼吸。這簡單的目的就能夠完完全全地訓練到你的自覺。注意呼吸、其實就是注意當下:讓自己隨時處於一個覺知的狀態。所以相對於其他訓練,冥想有最好的效率。

坊間早已有許多關於冥想的方式,這裡我就不深入探討;只提幾個要點,來幫助初學的你踐行:

  1. 採取一個感到輕鬆的方式坐著,但盡可能抬頭挺胸,原因之一是為了確保呼吸順暢。可以選擇坐在椅子上或盤腿坐,腳的擺放方式一樣以舒適為主。
  2. 閉上眼、肩膀放鬆、緩慢呼吸。前幾口氣可以試著去吸飽整個腔體後吐出,之後再慢慢放鬆回到平常的呼吸方式。
  3. 不用過於在意吸、吐氣時該各維持幾秒。一樣以能夠感到舒適並且可持續的節奏就好。
  4. 可以在呼吸時邊心中默數數字,這可以有效幫助你集中。
  5. 思緒跑掉時 ( 神遊、做白日夢或者想到其他的事情 ),只需提醒一下自己,然後繼續回來關注在呼吸上即可。
  6. 一開始可以以 5 分鐘為目標,之後再慢慢拉長時間至 10~15 分鐘以上,甚至更長。
  7. 整個過程都盡可能專注在自己的呼吸上。

其中,第 5 點是我認為最為重要的部分。許多人會抱持著完美主義的心態,認為在冥想時就該一路毫無雜念。事實上,這對一般人來說根本不可能。而有些人會因此感到相當氣餒,甚至責怪起自己,覺得怎麼會如此不受控,最後打退堂鼓。但這一個概念就像是要求自己在練習投三分球時要百發百中一樣,就算是職業選手也辦不到。

當你開始冥想時,可能只維持個 20 秒就開始神遊了。想著待會要做的事、明天的工作。甚至聽到外面的鳥叫聲,你就開始想像起那隻鳥的樣子。但這些都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你需要做的,只是在你「意識」到自己離開當下後,提醒一聲而已。這念頭不帶批判,更不帶憤怒。

如同任何訓練一般、有的時候你的狀況特別好,可能五分鐘內你只需要提醒自己三次,甚至時間到了你也不自知;但有時狀況也會特別糟,不管怎麼努力也持續不過幾十秒就開始走神了。過程中你不斷地提醒自己,連甚至火氣都上了來。但請記得,氣過、就過了,記得回來繼續持續練習,且盡可能不帶負面情緒地走下去。

迄今針對冥想所做的研究這邊就不再多談。冥想不只在生理、心理上有明顯幫助,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提高你的自覺。回到上一篇所說,自覺能幫助你對自己的真實生活更加敏感,能幫助你在追求目標時更有效率,也能讓你更明確知道自己的價值觀。如此一來,當遇到框架的碰撞時,你才不會一味的迷失自我,甚至淪落到妥協、討好對方。( 但並不是你有了自覺你就有了框架。自覺可以幫助你架穩它,但你若本身就沒什麼價值,自覺在這種狀況可能幫不上什麼忙。但當你正在建立自己的框架時,自覺絕對有助於你。)

但最後仍要提醒一句:培養自覺非一蹴可及。如同所有硬價值一般;它之所以硬,就是因為它更多是從長時間的積累而來,而非一般人耍了什麼小手段或讀了什麼秘笈就能夠取得的事物。

Similar Posts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