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覺的方法

simon-migaj-Yui5vfKHuzs-unsplash

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曾有過想要改變的想法,而也真的有人身體力行。只是那人總是別人,不是你。有時你會在網上看到些激勵影片,可能是某位成功人士的演講,可能是一位健身教練的精神喊話。看完的當下你覺得自己充滿了動力,但那往往持續不超過五分鐘。

有時朋友會問你:「你不是有一些計畫嗎?執行的怎麼樣了。」而你只是笑笑地說:「最近忙。」有時,你甚至會擺出一副、覺得當初自己那些想法是小孩子的念頭,而你已經長大了。覺得人生不就是如此嗎?每天上下班,日子一天天平淡地過也無所謂。

老實說,這念頭挺不錯的。只可惜你不是拿它來實踐,而是拿它來逃避。

一個沒有受過訓練的人,幾乎九成以上的時間是放任自己的大腦和身體、以自動導航的模式來生活著。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自然大腦會採取最低耗能 ( 以應付未知挑戰 )、能吃就多吃 ( 不確定何時能取得下個能量來源 )、能安定就安定 ( 拓展生活圈意味著探險,而探險意味著須面對未知威脅 ) 等方式來生存。其實簡單來說,就是活得像動物一樣。

但人類現今的生活型態早已不同於遠古時代。我們能夠忍耐短期的風險 ( 甚至依情況、長期 ) 來換取未來更好的生活。我們可以自己找罪受:去健身,把自己的肌肉操斷然後長出更強壯的來取代。我們可以學習新技能,以期許在將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取得更高的收入。我們可以控制每餐進食的量,因為我們幾乎能完美預測到下一餐在哪裡、在什麼時候可以吃,以維持理想的體態和健康。

說的容易而有道理,但現實卻總是難以做到。我們往往選擇躺在沙發上看 Netflix 配洋芋片,而不是上面所講的這些。因為你的身材、也還好,一般。你的工作、也還好,一般。你每天吃進肚子裡的東西、也還好,一般。活得挺好,這樣就夠了。

不過你知道,其實你根本不甘於現況。你很氣你自己,在每一次的放縱之後。

誠實的說,這並不是你的錯。畢竟現在的人類並沒有和動物有著太大的差異。而在生物學的分類裡,人也是被歸類於動物之中。再者,從人類出現的歷史來看,文明的出現彷彿只是曇花一現。而我們現代人要在這曇花一現的時間內、去抵抗這浩大歷史洪流中所天擇出來的動物性,更是難上加難。

所以我想先告訴你:當你發現自己行為難以控制的時候,請不要責怪自己,因為這是自然的。

但這就意味著我們應該放棄改變嗎?很明顯不是。你不必費盡全力地屏除自己一切的動物性,一方面這不切實際;另一方面,在現今社會中,人類的動物性仍主宰了相當大部分的社會運作系統  ( 包含本部落格所在探討的也是。) 。但至少,我們希望在追求自己所期望的事物時,這種動物性不應該成為我們的阻礙。比方說,如果你打算減肥,那你就得抑制大腦所不斷釋放出的訊息:全力攝取當下所可獲得的熱量,因為還不知道到底有沒有下一餐。但你很清楚,你早已儲存過多的熱量,甚至你也不在經歷糧食危機。

所以,設定目標很容易,甚至「設定」這件事情本身還會讓你感到愉悅、沉浸於一種似乎已經完成的滿足感。而真正困難的,是在於你如何執行。但這邊我不會探討執行的方式,畢竟坊間已經存在許多理論。好比如同制定計畫、切割任務、時間管理等等,你可以透過網路以及實體書店找到大量的資源。我想探討的是,在執行過程中,你會不斷遇到的困難是來自自己內心的動物性吶喊。因為對他而言,你在執行的事物是「反直覺」的。而你該如何對抗他?

此時,自覺的重要性就此浮現。

首先,自覺能夠讓你「有意識地」聽到這些聲音,並且「有意識地」去和這些聲音做協商與談判。當你自覺不夠時,身體就會陷入自動導航地模式。就像打開 Youtube 一樣,莫名其妙兩、三個小時就消失了,而你一點感覺也沒有。此外,自覺也能幫助你提升學習、訓練的效率。在《刻意練習》這本書提到,一個優秀的運動員不單單只是無腦的練習揮桿或上籃一千次,而是將專注力集中於每一次的動作。去思考,這一個動作哪邊有出問題、下一次能夠怎麼改進,不斷地做好每一次,而不是只想著把每一次做完。

我認為,自覺是一個可學習的技能,並且能透過練習來不斷精進。就如同所有技能一般,每一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起跑點,或者說所謂的「天分」。但這並不是一個比賽,我所希望的是,每一個人都能透過掌握這一個技能,來改善自己的生活。讓你在達成目標的路途上,能少走點彎路,甚至是避免放棄。

而最簡單、也最建議的培養方式,是養成冥想的習慣。下一篇我會和你談談關於冥想的兩、三事。

Similar Posts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