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效性的忠誠

julia-taubitz-Slc5PSJuPXg-unsplash

「我願對你承諾,從今天開始,無論是順境或是逆境,富有或貧窮,健康或疾病,我將永遠愛你、珍惜你直到地老天長。我承諾我將對你永遠忠誠。」

何謂浪漫?何謂藍藥丸世界的表率?我想最容易、也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坊間那些「結婚誓言」了。透過這簡單的兩、三句話你就可以明確地瞭解,現代社會希望為普羅大眾灌輸什麼樣的觀念。

我並不排斥婚姻;相反,我認為倘若婚姻這事能對你的人生發展具有助益,那麼它便是值得鼓勵的。再者、你我都很清楚,婚姻這件事情並非「無法回溯」的:台灣離婚率居亞洲第一,一年之中平均每天有 2.5 對新人結婚,也同時有 1 對新人離婚。就算不用我特別強調,你也可以注意到當今的趨勢為何。

但這並不代表大家對婚姻的觀念有了改變,事實上,正好相反。

特別是男性。男性之所以不踏入婚姻並非是因為他們對婚姻有了不一樣的見解,而是因為現在女性價值與選擇權的提升(男性也是,但相較不顯著),導致婚姻這件事情失去了它在上個世代中所具有的、那顯而易見的助益。也就是說,結婚這件事情對現在大多數人的生活來說並沒有太大幫助;反而是兩性對婚姻的觀念仍然停留在過去的這件事情,正在努力地維繫這僅存的結婚率。

婚的確變得難結了,但這對男性是一件好事;它迫使你去重新審視婚姻這件事情,也能夠讓你更理性地去驗證在這份合約中所提到的「天長地久」與「永遠忠誠」究竟是奠基在什麼之上。

普羅大眾對婚姻的觀念其實只存在兩種元素,一是浪漫,二是社會壓力。從自然的角度來看,社會壓力的形成是很正常的,在生育與婚姻幾乎共同綁定的前提下,我們的確是需要有後代的,否則,種族如何延續?資源如何傳承?而鼓吹浪漫思維,一部分是因為這更有利於女性的擇偶市場,另一部分則仍與整體社會相關:社會需要勞動與消費,而組建家庭是最有效的方式,其中女性更是消費的主力。

說到浪漫,不免得提到紅藥丸教父 Rollo 所提倡的思想。浪漫思維幾乎與藍藥丸思想畫上了等號,而普遍那些剛開始接觸到紅藥丸理論的人,對於藍藥丸的思想反而會變得比先前更加強烈;因為他們會變得更加希望這世界並非像 Rollo 所講的那樣不堪且殘酷。他們渴望這些理論都是錯的,想相信這世上真的有那個不顧一切、願意為自己付出所有的另一半;想要相信美好愛情的存在,也想相信有那麼一個會對自己永世忠誠的對象。

但可惜的是,愈渴求,只會愈對眼前感到沮喪。

當然這麼戲劇化的轉折只會發生在一開始而已,後來他們便會自然地逐漸接受一切;畢竟,其實這也不是什麼偉哉大道理。社會本就如此,光以婚姻這件事情來說,有多少對新人當初結得轟轟烈烈,但沒多久就離得黯淡無光?若向那些結髮多年的老夫老妻談及愛情,還是當初他們年輕時所想像的那樣嗎?

我們之所以認為可以與他人建立一段關係的理由很多,也許是物質,也許是外貌,也當然可以是所謂的內涵。但我們也必須明確知道,無論是基於什麼原因,一旦那些條件逝去了之後,那麼所連帶的關係也會受到挑戰、甚至崩解。遑論外在美貌的時效性,財富地位也會因各種風險而變故;沒有任何事物能在你取得後、「許個誓言」就讓你一勞永逸,除非,違背它具有真實的懲罰後果。

可惜的是具有懲罰效力的誓言只存在在童話故事裡。

在討論愛情時,人們為何不忠永遠是熱度不減的話題。或許你也曾經懷疑過,為何在商場上買方或賣方的不忠無法成為一個「有趣」且能夠拿來當「八卦」討論的話題,但愛情卻可以?社會一直以來不斷地把愛情這件事情給神格化,彷彿大家都應該像個聖人一般、為了對方竭盡所能地付出並燃燒自己。而正是這樣的思想,造就了許多理也理不清的問題。

在 Rollo 的文章《Of Love and War》中提到了一位 69 歲男人對愛情與婚姻的想法轉變。這男的有過兩段婚姻,第一段維繫了 12 年,最後因為他的妻子認為他一直無法在家庭經濟上「達到她的預期」而終結了這段婚姻;而在第二段婚姻的第一年中,他遭遇了資遣而失業了將近 4 個月,而就在他某次面試結束回家時,他發現自己家的門鎖被換了,並看到他的東西被丟棄在門外,上面還留張紙條寫著「沒找到工作前不准回來」。

在經歷了這兩段關係後,他才瞭解到何謂愛情與婚姻;他知道真實的樣貌與他當初以為的很不一樣,任何誓言與承諾都只是空談。無條件的愛與付出只活在他的心中,要贏得對象的愛與敬重,必須奠基於機會主義,並習於在戰術層面上做考量。

就像這世界上所有的關係一樣。愛並不特別,遑論婚姻。

其實光就需要勞動與消費的理由,社會不斷嘗試地去神化愛情與婚姻就有它的道理;而我其實也對這抱持著正向的態度。我總是鼓勵身邊對自己未來和生活沒太多想法的人去台積電輪班,然後找個對象結婚生子買房買車;因為這除了能有效推動社會運作之外,同時他也會獲得相對應的回報(但倘若你對你自己的人生有一些想法,那我便不建議了)。

然而過度鼓吹所導致的結果就是:大量男性親手葬送了自己的寶貴歲月。男性在面對兩性關係時相當容易陷入泥沼之中,而這關鍵原因往往來自於你我熟知的社會制約:我們對於承諾與責任是看得如此的重;尤其當整個社會都在強調誓約重要性的同時,我們更願意將其視為枷鎖而禁錮自己。

你必須時時謹記在心的是:男人的可棄性。沒有任何承諾或契約可以保證你一勞永逸,一旦你失去了提供他人價值(或者未來的可能性)的能力,沒有人會再為了你履行什麼狗屁承諾。你不具有任何天生的籌碼來保有你在族群中的位置。在路邊你可以找到成千上百的男性遊民,但女性遊民卻是寥寥可數;縱使社會說得洋洋灑灑,你仍必須時刻保持腦袋的清楚,不斷競爭,提升自己。你當然可以繼續履行你的承諾與誓言,但需謹記在心:

任何人給的承諾都是有時效性的。只要當價值出現不對等,契約就會開始失效;無論你同意或不同意。

 當社會愈嘗試強迫你去沒來由地相信、執行一件事情時,你愈必須戒慎恐懼。在理性且冷冽的商場中,適時的感性思維能讓你殺出重圍;但當你在面對鼓吹感性至上的愛情乃至於婚姻時,純粹的理性是你不可或缺的武器。

 

Similar Posts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2 Comments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GISH
GISH
1 year ago

依舊犀利且當頭棒喝的言論。
請繼續保持高品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