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al knowing of Praxeology

泯滅自我的浪漫主義

浪漫主義

「人家女孩子明年就要 30 歲了,我不能辜負人家,要對她好一點 ... 我也該認真考慮一下結婚的事情,早點給對方一個交代 ... 」

也許在一般情況下,聽到這樣子的話會讓人覺得這是一個可靠、有擔當的男性。或者說,是一位實實在在的好人。浪漫、有紳士風度,搞不好曾經是個玩咖渣男,現在終於遇到了一個真愛後下定決心、金盆洗手 … 

然而,這句話卻是出自一位相同年紀、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的男孩身上。而他這任初戀,也才交往不過三個月。

究竟是什麼樣的心態造就了這樣一個人呢?


承擔決策

試想一個情況:你的電腦壞了,現在打算買一台新的。你會怎麼做?自然,會考慮很多因素,例如預算多少?平常的使用習慣是什麼?喜歡的品牌?硬碟容量?運算效能? … 甚至會到各大賣場去詢問店員意見,如果考慮筆電、還會去摸摸不同廠商的展示機體驗一下。也許你還有可靠的工具人朋友可以詢問,他的建議總是一針見血,是你在 3C 路上的明燈。

但有時縱使你做盡了事前準備和調查作業,最後滿心期待買回家的產品用了不到一周,你卻發現,其實沒有那麼符合自己的需求。也許你很常出差,但卻買了一台桌上型電腦,你根本沒辦法帶著它走。看似很明顯的問題,但卻還是在一開始就疏忽了。這沒什麼,人總有疏漏,學起來、補起來就好。

雖然那台桌電的外觀是那麼美麗、效能之好又經濟實惠。你覺得在同等價位上、沒有辦法買到比這台更棒的桌電了。但冷靜想一想後,還是摸摸鼻子、去申請了退貨。然後重新考慮並調整了自己的需求,買了一台筆電。


決定是否要買一台價格可能不過三、五萬的電腦,你會如此仔細地思考和嘗試;而就算最後的結果可能不盡人意,你也會願意承擔一部分的損失,來滿足自己真正的需求。

但說到談戀愛,你單身了好長一陣子後,遇到一個可以交女朋友的機會,就不知道怎麼著地、什麼都好,一股腦地完全接受對方。你甚至不完全清楚她的為人,也不知道她的生活習慣是否可以和你相容,更甚者,你們連所謂的磨合期都還沒進入,你就已經決定將自己的一生都給砸進去。然後包裹個浪漫的糖衣,看似紳士地說:我要對她負責。

這是什麼樣的心態?


我必須遺憾且誠實地說:這是在逃避


虛假的價值

是的,你單身了好長一段時間。身邊的三五好友也都陸陸續續有過一些交往經驗,這讓你顯得格格不入。又或者,他們都和你一樣沒有談過任何戀愛,而你「運氣好」交了個女朋友,你覺得你的身價提升了,所以縱使你處在一個有問題的關係之中,仍讓你覺得騎虎難下。

你甚至覺得,離開一段關係,彷彿是在對自己說:我失敗了。而你最討厭失敗,也怕被人笑話。又或者,現在好不容易有免費的砲可以打了,要是離開這段關係,不就又得一切重來?這次的關係,可以說是你花了將近 30 年所達到的成果,失去了這次,那還會有下次嗎?

你沒有自信。雖然稱不上是女友完整了你,但要是沒了女友,你彷彿變得什麼也不是。你不想承認、面對,你不夠好的事實。


提升自己,很累。上健身房,很累。拚事業,很累。打理自己,很累。要有一個好生活,似乎什麼很累的事都得幹。所以你想盡辦法維持住一個「還過得去」的生活,但仍同時期待著有不勞而獲的機會。你有著不切實際的想像:有人會幫忙你介紹、或有女孩子會主動向你進攻、發現你的「內在美」。

這時候你發現了一個方便的東西:浪漫主義。發現它對你來說,就是一個完美的糖衣,可以包覆住所有你不願意面對的事情。你放棄出門打獵、說是對對方忠貞;你放棄成長,說是人要知足;你不上健身房,說人要注重自己的內在。

最後,你毀了你自己。


我的朋友,浪漫主義固然美好,但請回想自己使用它的原因為何。世間存在著許多我們人類花上好幾輩子都無法理解的事物,我們無法分辨它的善與惡、正與負。但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任何阻礙你成長的事物,請敬而遠之。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