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me is, or should be, for the everyman. 」
熟悉我的讀者可能會認為我是反對 GAME 的,因為會覺得所謂的 GAME 一詞很 PUA;若提到 PUA,就代表著衝短期——而我總是希望你能把眼光放遠。
但其實並不是這麼單純。
GAME ?
在深入討論之前,我需要替你再次釐清一次 GAME 的概念。一般人會認為,所謂的 GAME 就是在把妹的過程中會使用到招式和伎倆。比方說肢體互動、說話方式等任何能讓你在與對方進行最初期的社交互動中顯得高價值、或者是引起對方的情緒波動來讓對方「心動」的都屬於這個範疇。的確,無論是去網路上搜尋或是和對這有些認識的人聊,他們也都會這麼認為;這甚至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概念。「 該怎麼去 GAME 到這個妹?」也許是這個詞最常會被使用到的方式。
事實上,GAME 的意思就是指加入一場遊戲 ( GAME )、成為一位玩家 ( Player ) 後你所採取的任何行為;請注意:是任何行為。也就是說,無論所做的能讓你把這遊戲玩得好或不好,你都是在 GAME;只是一般人的前提都是要把遊戲玩好,所以才通常意指如何做對、改善及達到成果的層面上。
而人生就像是一場每個人都被迫強制參加的遊戲。所以 GAME 當然不單單只用於形容把妹這件事情上。在任何場合中,你所使用到、能夠讓你的人生過得更好的策略或方法,都可稱為是 GAME 的一種。
然而,許多人會對這樣子的形容感到嗤之以鼻,認為這是一種玩世不恭的心態;他們會覺得把人生視為一場遊戲很不可理喻,並且對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使用「謀略」的行為感到不齒。譬如、一個人只要行的直坐的正根本不用使用什麼謀略,光明正大、憑藉自己實力才是正道 … 最好人人都該像宋襄公那樣堅持講究仁義。
但事實上這也是一種生活策略;你可以說這種論調是五十步笑百步,又或者說他們只是想把這種自己愛用的策略放在道德最高點而已。
策略無法被評價好壞
生活中,策略無所不在。就好像 PUAs 最常在把妹時用 Neg ( 貶低對方 ) 的技巧來直接或間接地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與價值,藉以取得優勢與掌控權;在職場上也是一樣,你可以透過一些政治手腕來鞏固你在部門中的地位,藉以取得更大的權力來讓一般人無法對你造成威脅,又或者是用一些話術來分一杯他人的功勞;甚至簡單地說,一個懂普遍男性審美喜好、並善於化妝的女性比起懶於這麼做的有著更大的優勢——無論是在職場上或取得他人的芳心。
你要說這些很黑心,那麼那些搞銷售的就更是深不見底了。你可以隨便去坊間買本教你成為好業務的書、裡面記載著滿滿套路來教你如何 GAME 到你的目標客群。甚至你手上愛吃的零食餅乾、很難想像到那些製造公司究竟做了多少調味、口感實驗與測試來讓你愛不釋手;而要讓消費者感到好吃從來就不是靠什麼「美食」標準,而是基於生物對特定食感的需求與依賴性;也就是說,他們要引發那深藏於你動物性最底層的爽度——對鹽分、油脂以及口腔回饋的依賴。
然而,平平都是策略,但社會大眾卻對其有優劣高低的評價。
先想想以下事情所給你的第一印象是好是壞:做好七個步驟讓你經營好一家公司、使用坊間所教的把妹技巧去讓女孩子對你心動、洞悉人性去達成銷售目標、購買一本能讓你花更少時間準備取得更高分數的考題重點整理書、穿著得體去參加一場社交活動 …
可以發現到,每一個人對這些事情的評價都會有所不同。好比說,如果你是一位身陷水深火熱之中的考生,那麼讀一本精心撰寫且切中命題的參考書將會是一件你再推崇不過的事;然而學校的出題老師和教授可就不這麼認為了——因為他們可能會覺得這樣的策略玷汙了偉大的學術殿堂;而如果你是一位業務,任何能把你手上的東西用最高的金額賣出去 ( 或用最低的價格取得商品 ) 的方法將會被你奉為圭臬,但你若是身為這位業務的相反的腳色,你就會對那些方法感到噁心。
受益者與受害者
當然,還是要不免俗地說一下:這邊所提的策略,都是指不違法的前提下。何謂法?法從來就不完美,畢竟終究是人造的事物;但它正在進步與完善的過程中。不過縱使如此,法就是遊戲的規則,你玩遊戲當然得按照既有的規則來。然而現實世界、或許不像你手邊的棋盤遊戲那樣、會在玩家違規時給予懲罰或有裁判舉張紅牌,相反地,某些人也許會發現一些漏洞,讓他們可以有如開掛一般地體驗;但你無法譴責那些玩家——你要怪罪,只能怪罪人類的法律設的不夠完善,或者利用道德綁架、祈禱「上天」會給予這位玩家相對應的懲罰 ( 如果真的會,那要法律做什麼?)。
也就是說,只要某件事情能夠符合某部分人的利益,那麼受益者就會千方百計地將它戴上桂冠;相反,則視為糞土。所以,當你在看待 GAME 這件事情時,你不該從個人喜惡去評斷它的價值,而必須要看這個策略究竟能夠滿足什麼、是否能夠為己所用;之後才是把自己的價值觀、或者說政治光譜給放進評價裡面——雖然後者無法給你什麼實質上的幫助。
這就好像租一台跑車去釣妹子一樣、一個上鉤的妹子無法對租跑車的人譴責什麼,是,她可以說對方是騙子,但這沒有任何實質意義;同樣的,一個男人被善於化妝的女人所吸引,縱使卸妝後變成另個人,他也無法強制把詐欺的帽子戴在對方頭上。無論是前者還後者,都只能摸摸鼻子,然後想想看在知道真相後是要自己承擔起這個責任還是要認賠殺出。
然後下次你就會變得更加謹慎,從而提升自己原本看待一件事物的要求——你有了更多經驗、更會依據自己的標準來判斷事情,而不再單純仰賴所謂的社會價值以及他人眼光,因為這些血淋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才是真實。
再舉個例子來說,一般人總會對在職場上搞政治的人感到不齒,認為工作不就是單純工作就好了嗎?為什麼要搞什麼政治鬥爭呢?事實上,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政治不是只有在四年一次的投票才與你有關。你當然可以選擇乖乖做好自己手頭上的工作就好,但你無法置身事外、或限制其他人不去透過政治手腕來達到他們所想要獲得的東西。這就像是線上遊戲一樣,總有些職業玩起來特別地得心應手、付出少的心力就能獲得大的收益;你可以選擇不成為他們的一員,但你並不會因此而變得比較高尚;同時你也必須承擔這個選擇後果——你不一定會得到你所想要的。
這也是為什麼 GAME 會被汙名化的原因。因為許多人選擇不去做,但又看不慣某些人因為做了而獲得比他們更多的利益。坦白說,就像一籃螃蟹一般,當有人試圖要爬出去,其他人所做的不會是幫助他,而是阻止他——因為他身旁的人都已經體制化了。
我並不反對 GAME,我反對的是你忽略了自己的目標。如果你的目標明確,並且瞭解該選擇的後果是什麼且願意承擔,那麼你要怎麼 GAME 我都支持你。甚至,有些 GAME 的方式完全有利於你的長期自我發展、還附帶著十足政治正確的獎賞 … 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能不必辛苦地累積硬價值就可以獲得你所想要的方法;但是在獲得之後,你能夠持有多久?以及,這對你真正是好是壞?這些才是你所需要考慮的。畢竟所謂的 GAME,終究只是工具;自己打造輪子當然值得讚賞,但直接買一台車來開也沒什麼不好——端看你想到達哪裡。
© 2020 – 2023 The Negentropy. All rights reserved. |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