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世界的不確定性

dalton-touchberry-5qMvvX5fOG4-unsplash

機率這個概念在人類史的發展中,就一直不被普羅大眾所正視。

原因很簡單,因為機率本身「並不直觀」;人們總是喜歡非黑即白的事物。這習慣是由演化而來:任何模稜兩可的事物都將需要你額外花費能量來做判別,甚至有些時候還會讓你得不償失。所以若以生存、省能量的「生物普世價值」而言,我們自然會對機率這種事情感到厭惡。

然而,縱使我們已經進入了文明社會,你不會因為多做一些思考而導致你三餐不繼、或少活幾天,但是這與生俱來的天性,仍然是很難去控制和馴服的。就像直到今天,還是有很多人打從心底認為樂透中獎機率就是一半:中或者不中。

不過或許是多虧了疫情吧,大家似乎總算有點像被強迫般地對機率有了一些認識和瞭解:相信機率是有「好處」的,它可以讓你從「會得就是會得」變成「戴個口罩比較不會」。

我希望你能夠對機率有一個中立的認知:你相信它的存在,但不會因它而過度影響你下人生路途上的決策;你與它和平共處,並堅信它可以為你的自我提升提供助益。

我相信你早已不是一個樂於使用「二分法」或者「標籤化」來面對自己人生的男人,但是下一步呢?就是將對事情的認知提升到「光譜化」及「機率分布」的程度。我們當然沒有辦法把所有的事情給數字化、用 Excel 來做個分析統計;但是你可以對在真實世界裡所發生的事情更加客觀地去認知。而這件事情,值得你做一輩子。

當一個男人開始有了自覺之後,和以前相比感到不一樣的是:你開始重視自己的時間、會去設想未來的事情、看得長遠、真實地為自己下決策,並且擬定可行的計畫。雖然起初,你可能覺得做起來不是那麼的順手,但畢竟,不是每個人一出生就會拿筷子;任何事情都需要長時間的練習、試錯、從真實世界中獲得反饋,然後修正。所以你不會求好心切,更不會因而煩躁。你只需要知道,自己正在做著對的事情,正在付出應該的心力,剩下的,只是時間。

然而,許多人在前行的過程中,所遇到的一大阻礙便是機率;尤其是那些會讓你所有的計劃與打算都亂了套的小概率事件。

真實世界充斥著混沌。你雖然能夠盡可能地去坦然面對那些你不可控的、默默地耕耘那些可控的事物。但真實世界總是變換地讓你措手不及;可能是工作,可能是家庭,甚至像疫情。那些所造成的傷害之大,是你根本無法預料的到的。

而遺憾的是,你完全無法對這混沌的發生做出什麼有效的應對。

譬如說,你打算要出國念書,甚至學校也申請到了;但是卻碰上疫情,別說出國了,你連出門都有困難。你心想,我只不過是投資自己兩到三年的時間去領個國外學位而已,怎麼會遇到這麼衰的事情?原本花個幾年時間去取得學位,然後就可以接著進入職場;但現在一切都推遲了,別說兩年,你根本不知道這情況究竟還要持續多久。

你得開始權衡。是否有什麼解決方案?遠距上課、多等幾個月看看會不會有疫苗、疫情會不會莫名其妙地緩解,還是,要不要先放棄這個計畫,改讓其他次優先的運行、等待之後良機出現再重返?而要做出決策,都是相當不容易且痛苦的。

當然,如果你本來就手握資源、或者是個高自由度的人,那麼你本就一定程度地能夠承擔起如此風險;但如果你今天只是出身於一普通小康家庭,那麼這小概率的混沌便足以使你的情況變得尷尬,尤其是,這還將嚴重影響你未來的發展。

同樣的事情,可以發生在職場,也可以發生在親密關係上。

譬如,你以為你進到了一間好公司、遇到了一位好老闆;但隨著你在既有的位置上發展時間愈久,你將會愈與這份工作綑綁在一起,逐漸變得像等待被人刀俎的魚肉。這並不只是單純因為生活或家庭的經濟壓力而已,你的技能與社會價值,也都和這份工作、這間公司、這位老闆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這就嚴重影響了你對環境變化的承載力。

一旦落到了這種情境,就算你老闆是聖人甘地,也將高機率地會無底線地活剝你一番。畢竟一個毫無選擇權的下屬,真是「好用到不行」。

親密關係也是。有太多當初攜手走上紅毯的人,在經過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時間後就突然面臨了那所謂「摯愛終生」伴侶的翻臉離去。而這離去,並不只代表著愛情的終結;真正對你的影響,將可能是一半以上的財產、孩子的扶養權以及你一直以來所付出的一切:不管實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

除非你能覺知到那些 Red flag 的出現,否則那既有的 Hypergamy 究竟是因什麼原因而改變了它的發動頻率,你根本無法掌握。

也許,你以為這些小概率的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你認為你自己資金雄厚,能力優秀,所以不怕被慣老闆弄;身旁的「另一半」是天選之人,是最適合也最懂你的那一種,所以不怕她說消失就消失,轉心就轉心。你相信的機率,是趨近於 0 的那種,所以你樂於去承擔這些選擇。

但也許,你打從心底認為,這些所謂小概率的事件,根本就是莫非定律:它們總會發生。所以你下定決心,要自己當老闆創業,與其當一個員工等著被毒害,不如自己下場毒害員工;或者你決定終身不踏入任何親密關係之中,因為你認為,所謂的「靈魂伴侶」要承擔的風險實在是太過龐大。你相信的機率,是趨近於百分之百的那種,所以你讓機率來完全主宰你自己。

然而很明顯地,無論你是何者,都因機率而再次變回了當初那位厭惡機率的人。

在真實世界裡,無論身處於什麼情況,或者做出什麼選擇,永遠都有那「你不願意的小概率事件」可能發生。你能做的,就是像投資一樣、想想自己能夠承擔的風險是多少,然後摸摸鼻子走下去。老話一句: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就算你計畫再怎麼周全,你也難保分散全球經濟市場的 ETF 不會一連下跌十年以上;不過,你也有可能光靠天降就獲得到遠比你預期來地多的效益,而這不只讓你一切計劃都提早完成,還盆滿缽滿。

那到底該如何避免自己在遇到小概率事件所造成的衝擊之後,還能夠保有相信機率的心思呢?

真實世界裡,我們最多能擁有的只是一個模糊、且充滿不確定因素的未來景象。因為在人生路上的抉擇、你很難量化那些你想納入評估的指標。「眼前的這位好老闆在未來變成慣老闆的機率是 87%」之類的如搞投資般、去設定一個百分比來決定是否下單的行為是辦不到的。另一方面,有時你所想要拼搏的反而是那些你期望發生的小概率事件。而隨著付出的心力愈多,那曾經的「小概率」也將變得更有可能發生。因此,你可以隨時依據當下的既有資訊來做修正,但若要當機立斷,則相當不容易。

所以,你能抱持的心態只有兩個:一是理性地判斷;盡你所能地像投資股票一樣,廣泛且深入地蒐集資料、做大量的練習並獲得反饋,並投注自己對未來的評估與期望來下決策。另一個則是,感性地相信事情會往好的方向發展,積極且正向地思考;然後當壞事發生之時,讓它雲淡風輕地過去。 

當你持續走下去、對面對機率這件事情的體會愈深之時,自然而然就會變得謹慎、謙虛以及保守。你並非變得不敢下任何決策,或者是對事物感到虛無飄渺且無意義。你會對何謂可控與不可控有更真切的體悟、對自己的計劃與選擇感到更加篤定、對那些因不可控事物所導致的波動感到心如止水。你對推翻式的改革不感興趣;你相信且戰且走,摸著石頭過河,一點一點地去推進自己的目標。

你不再只選擇做那些立竿見影的事,或者那些所謂必然會成功的決策 … 即使你所處的社會曾經是如此教導你的。你明白,那些帶點可能性的事物才會更符合你的目標;也許有些小概率事件的發生會讓你功虧一簣,但你仍將因此,變得深不可測。

 

Similar Posts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1 Comment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GISH
GISH
2 years ago

這篇有Jordan Peterson的影子。
謝謝分享。看的出來很用心琢磨文字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