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弱點(中)

gianluca-zuccarelli-KGXF_TrVUiE-unsplash

上一篇談到,你務必需要警覺某些來自於女人的特定行為。雖然特定對象也得小心,但並不容易被你遇到 ( 不過機率會隨著你自我價值的提升而增加 )。而這行為是有分層級的,在每一個人生階段裡,你都會遇到不同輕重程度的行為表現。所以你必須時刻檢視自己的需求、並將它放在最高位;再想想對方到底想從你身上獲取什麼,然後小心評斷這交易究竟是否真的有機會達成、還是只是你自己的幻想。

那麼接下來我將會探討另外一項男人的弱點:權力。

每個人對權力的渴望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在職場上獲得老闆的青睞、被打優良的考績,正意味著被賦予了一定程度的權力。你將會擁有更高的自由度,更大的話語權,以及在未來能夠獲取更多權力的可能性 ( 馬太效應 )。雖然權力往往伴隨著更多的責任與壓力,你不一定會喜歡這些附帶商品;但「往高處爬」這個需求寫在每個男人的基因裡 ( 這同樣是因為男人的可棄性,使其必須追求更高的地位與更多的資源 ),因此無論是在職場工作、創業、甚至玩線上遊戲的過程中,你是無法忽視這種驅動力的。

然而,這篇我要告訴你的並不是在獲得權力後可能會帶給你的危險、或者批判對其的癡迷;相反地,我非常鼓勵你去追逐它。但是許多人會在這過程中、被他人 ( 或自己 ) 引入了一種有如在兩性動態中浪漫主義的概念,最後導致徒勞無功、身心俱疲、甚至產生憎惡感的悲慘結果。而這才是我想告訴你、也希望你能避免的地方。

換句話說,你可能會因為世俗的觀感或所受的教育、耳濡目染地以為你正在做對的事情,並且深信不疑:只要持續、努力地做下去,終究會得到自己所想要的;也許是更高的地位、也許是受人喜愛、也許是加薪。而事實上,大部分的結果你非但得不到,還會傷及既有的地位;更慘的是,你仍會抱持著既有的想法,並原封不動地持續去做,然後進入一個惡性循環之中。

我必須說,身為男人,有一套自己的做事標準與價值觀,那無疑是一件好事。但是、在追逐權力的過程中、你一樣需要時刻理性地去思考:究竟這麼做下去是否真能使我離目標更近一點?如果不行,就必須要有改變、放下既有投資成本的勇氣與謀略去校準你的做事方式,而不能夠被一些浪漫主義、政治正確般的思想所禁錮。

那些包裹著美味糖衣的毒藥,將會讓你一嘗就欲罷不能。有時,你甚至還會起身捍衛他的合理與神聖性,就像兩性互動中的白騎士一樣:為了讓女孩子愛上你,你當個紳士捍衛著異質的女權、譴責那些物化女性的群眾,但卻發現到頭來你連對方的手指都碰不到。追逐權力的過程也是如此,你會發現,有些人、甚至有些體制就是打著能讓你政治正確地獲得權力的旗號,實質上卻是在奴役著你。

看一看你身邊的同事,發現了些奇怪的地方。

也許他是你眼中的優秀員工代表。他總是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報告做得盡善盡美、每個月的加班時數更是可觀。但是,他卻被直屬主管所討厭、考績也總是被打在中間偏下;你不懂,你覺得他簡直就是一個楷模、一個值得學習的對象,卻為什麼升不了官、又得不到客戶的青睞呢?

因為他自始至終,大部分滿足的都是自己的需求,而非老闆的需求。而他也許看的到老闆的需求,但他卻選擇不做。

在他的眼裡,一個好的員工就該把接到的案子給理解透徹、做好每一個細節、不讓任何缺失出現;這是他的行事標準,他的處世價值,畢竟從小到大、整個社會都是這樣教育他的。但老闆呢?他只在意如何快速地把這件案子結束掉、客戶滿意、財務結清,最好再加點對未來的防範措施即可。可能對老闆而言,不用把報告做得一絲不苟,不用加什麼炫砲的過場動畫,只要能夠簡單扼要地告訴他案子的來龍去脈、怎麼解決以及他那邊需要提供什麼樣的幫助即可。因為老闆根本沒有這麼多時間去消化,而這也不是他應該要花心思去留意的部分。

於是,在一般人的眼中,他或許看起來是個勞工楷模;但在老闆眼裡,卻是個浪費自己寶貴時間的工具。是的,他付出很多努力與汗水,老闆礙於情面也不忍心直接說他,但自己卻也因為這個情面而搞得部門運作效率低落,內心糾結。

如果你是那位員工,肯定十分不解。有些人做的報告沒有自己精美,整件事情也沒有理解得比自己透徹,也許還不加班!但為什麼卻總是得到老闆的喜愛?

你將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之中。因為,你會認為自己做的事情非但沒有錯、還屬於良善的行為。並且透過一連串的合理化來將自己的所作所為昇華、把老闆或旁人不給你讚譽與獎勵的原因歸咎於他們都是惡人:腦中只有業績、效率和金錢數字,根本沒辦法和自己崇高的理想一比。

於是乎,你將愈活愈痛苦,做得愈累就愈得不到青睞。最後,你會選擇離開這個環境,或是擺爛 ( 連自己的需求也不願滿足 )。而可惜的是,若選擇前者、換了一個環境後、你以為改變就會隨之而來 ( 不會再遇到這麼差勁、不懂得賞識我的人了吧? );而事實上,卻只是進入另一個一樣的循環。

追逐權力與更高的成就固然不是壞事。但現實世界裡,你所要追求的東西幾乎都得透過與外界協作、互動來取得,很少事情可以只經由不斷地滿足自己的理想就達到所謂的高峰。除非你放棄權力、也放棄與外界互動,那你當然可以盡情沉溺於自己的世界裡。我必須強調,這並不是不好;就像想精通一首曲子,你大可閉門造車,練到滿足自己的要求為止。但如果你的目標是在國際舞台上獲獎,那你勢必得懂那些外界的遊戲標準,比方說評審的喜好、比賽的規定、觀眾的滿意與否等等;因為絕大多數的時候,你若想獲獎,得滿足的不是你自己,而是其他人的需求。

但你會不斷地聽到一些聲音:滿足自己的理想就好、音樂的美不能夠被評分、自己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 等等光鮮亮麗又高大上的尊爵理念。那些人在勸你放棄競爭,而你也感到放鬆。畢竟只要你選擇這邊站,就不用再練得這麼辛苦、也不用再被壓力搞得喘不過氣。而你的動物性,更是對這類的想法愛不釋手。就像是你在追女生一樣,以為只要努力付出、上下班接送、半夜送消夜就可以取得美人的芳心。什麼提升自己、將自己的需求放在最高位,這種沙文主義般的思想根本既辛苦又不實用!

( 當然現在自媒體當道的時代,我們仍然可以找到一些看似無欲無求,單純滿足自己喜好而發跡成功的人;他們深受大眾的喜愛,似乎不必滿足那些「三觀不正確」的他人標準。但這可遇不可求,畢竟自己和大眾的期望有所交集,那可是稀缺事件。而你回頭看那些發跡成功的人,從一開始就不是以獲得某些特定權力為目標,對他們而言,那只是一個意外的附加價值。)

所以,很多人會有一個錯覺:那就是在追逐權力的過程中,有許多人搶走了原本該屬於你的東西。你總覺得,那些人心懷不軌、只想滿足自己的私慾;相對於他們,你光明磊落,用心付出,甚至抱持著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崇高精神,怎麼最後不是獎落你家?而正是這種錯誤的思維讓你備受阻礙,不但無法完成你的目標、還有可能會讓你額外付出非常多的成本與心力。

並不完全是。畢竟,無論是我們從小到大受過的教育、還是傳統社會所宣揚的價值觀,都是以政治正確為最優先考量。而有時,這種浪漫主義般的思想會導致你在嘗試發展事業、或者培養專業技能的過程中讓你不斷受到阻礙。好比對一個企業來說,兼顧環保所要付出的成本之高;又或者一個真實、客觀的社會學研究要被大眾正確認知有多麼困難。沒錯,這些美麗又高大上的事物當然值得推崇,但它背後所要付出的代價卻被嚴重的忽視。

真實的社會存在著競爭,你的弱點是被培養出來的;而男人因為天生的可棄性、更是當中的受害者。因此,你必須認知到這種存在於真實世界裡的浪漫主義,就像某些產業總是先靠滅世般的汙染成就其金流後,再花一部份錢來搞環保宣傳一樣;抑或是率先持有核武的國家,在發展起來並且站穩世界列強的地位之後、再勸告世界秉棄核武的行為一般。那些光鮮亮麗的宣言,其實都是你最不齒的需求在背後支撐著。

追求權力是我相當推崇的事情之一。畢竟權力並不只包含金錢、地位那些看似物質或虛榮的東西,對它的渴望,代表著一個人想嘗試變更好的心以及那不畏懼競爭的動力。但是,在追逐的過程中,你會容易被一些虛假的普世價值所干擾,也會被周遭的人或體制利用地毫無知覺。以職場來說,你甚至會想要主動問老闆,他究竟想要什麼?但可惜的是,他不能和你明講,因為在政治正確、公司體制、美好願景的天網監督下,他必須自保。他真正希望的是你能在不揭露這場戲的前提下,滿足他真實的需求。而他也會透過不能明說的方式來賦予你權力( 相信我、那方式會非常的政治正確 )。

達到目的你需要的是手段與權謀。此時,判斷該滿足誰的需求變成真正的要點。如果這事只要滿足你自己即可,那我當然建議你 100% 地這樣做;但若發現你要滿足的事情和自己的「普世價值」有所衝突,你必須權衡 ( 然而,如果你的價值足夠真實,你會發現這種事情其實很少發生 ),而一旦權衡過後,你就必須負起全部的責任,不要抱怨著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又不改變自己所採取的行為;不然,最終你會毀了你自己。

下篇,再接著和你談談最後一個弱點:自卑感。

Similar Posts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4 Comments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GISH
GISH
2 years ago

“你務必需要警覺某些來自於女人的特定行為。”

我看完之後不是很清楚”特定行為”,指的是什麼?可以舉一些例子嗎?
我目前只能猜測是,魅惑,做出一些意有所指,但又沒那麼明顯的暗示,來取悅男人,讓男人做出一些對女人有利的事情?
希望能聽聽具體例子,謝謝。

GISH
GISH
2 years ago
Reply to  法亞

沒錯,得知別人背後的動機是什麼,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我會想要法亞舉出例子,主要是希望透過一些實際情況,來學習如何辨別別人行為背後目的的能力。
應該說,道理都懂,但怎麼做反而是難點。

但這些東西本來就應是每個人自己去親身體驗從實戰累積經驗的。

我似乎要求有點太多了,最終,謝謝你的回饋。我也會找時間把書單那些內容補完(應該說,不少書我本來就有意思了,但因為怠惰關係一直沒能實踐。)。